合肥有个野生摄影大师,
名叫刘涛。

他一天摄影没学过,
作品却登上了美国《时代周刊》,
被全球摄影界所瞩目。

德国知名时尚杂志《NOAH》,
也将他近二十张作品,
与一些著名艺术家作品一同登出,
给了他作品的高度认可。

从中国到德国,
世界各地的摄影展中,
都陆续出现过他的作品。

这样一个作品独特颇受瞩目的摄影师,
却是合肥供水集团的一名抄表员。

刘涛高中毕业后在上海当了两年武警,
退伍后回到合肥进入供水集团工作。

抄水表的工作可以让他走街串巷,
也使他产生了拍这座城市的想法。

2010年,抄了三年水表的刘涛,
买了一部相机,
开始边抄水表边街拍。

这一拍就迷上了,
至今他已陆续拍了好几年,
把业余时间都放在了街拍上。

刘涛说,
他不想与专业摄影师比技术,
他只想捕捉和留住生活中转瞬即逝的一刹那。

而他显然成功做到了!

他的作品充满机智的巧合,
妙趣横生而又荒诞十足。

热腾腾的市井生活,
被他拍出了趣味与美感。

让人一下对合肥这座城市充满兴趣,
想去亲自走走看看。

再平凡无奇的日常生活,
也能在刘涛的镜头下发光。

而在刘涛镜头下出现最多的,
是保安和环卫工人。

当观察他们时,
刘涛总能感性地想起父母。

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,
买断工龄后分别当了保安和食堂员工。

刘涛和保安、环卫工都属于街头,
对谋生之不易感同身受。

但他的作品却洋溢着热情,
充满了对生活细腻的感受,
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的内心记录。

生活在合肥的人看了他的作品,
会更加热爱他们的城市。
没去过合肥的人,也产生了好奇。

即使没有华丽的相机设备,
即使没法旅行拍摄大片,
但合肥街头就仿佛生活的大舞台,
为刘涛提供了源源不绝的灵感。

刘涛说,
“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,
通过摄影来获得精神上的满足。”

“我无法改变命运,
但我依然对未来充满幻想。
活在街头摄影里的时候,
就可以让自己忘却生活中的烦恼。”

虽然单位环境并不太接纳他的爱好,
但他依然孤独地坚持内心的信仰,
忘情地在街头拍着一张又一张照片。

而在他有了名气后,
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,
还是每日抄水表、拍照片。

当一家知名法国画廊开出不菲价格,
想要购买刘涛照片的版权时,
却被收入不高的他婉拒了。

因为他从没把自己的爱好,
和赚钱联系起来。

刘涛说,
“我怕卖了版权以后,
就会按照他们挑选照片的喜好来拍片。”

摄影对他来说,
从来不是赚钱出名的工具,
而是平凡人生里,
给灵魂的一点点安慰。